恋上你中文

繁體版 簡體版
恋上你中文 > 桃夭定終身-高冷帝君漫漫追妻錄 > 第16章 魚麗

第16章 魚麗

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註冊),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並刷新頁面。

自諸兒一軍離齊,齊王就飛書求救鄭國,一來擔心諸兒第一次作為重戰統帥,經驗不夠,二來也是想借鄭國之勢讓狄戎心裡先怕了,再攻就容易得多。

鄭國上次圍許之戰,基本隻是出了個些人馬,并未真正有太多傷亡,結果不但将許國土地收入囊中,諸侯們也都暗地更加尊崇鄭國。所以這次齊國來請,鄭君雖知此戰必會比圍許之戰困難得多,但略加思索,便讓鄭忽帶了千餘精兵,直奔泃水。

鄭忽卻不想在泃水附近遇到的隻有幾百齊國将士,這些将士剛收到了殿下被捕的求救,卻依然沒有等到齊國的大軍人馬,正焦急得六神無主,這時看到鄭國援軍,紛紛跪倒在鄭忽面前,求鄭忽去救自家主帥。

鄭忽自小随父南征北戰,自是明白兩軍對戰,主帥被擄是多麼嚴重的事,且諸兒還兼太子身份,此事便更容不得推脫,即刻決定從西繞開泃水和狄戎軍,全軍北上圍剿押送諸兒南下的部隊。

石之紛如數十人一路偷偷暗随押送部隊南下,無奈幾十輛車子都蒙着雨布,無法得知諸兒和哲哲究竟藏在哪一輛。如若直攻,又擔心寡不敵衆,不僅救人不出,還可能危及諸兒性命。眼見着離泃水越來越近,石之紛如已做好打算随時以身殉主。當他看到鄭忽率着浩浩蕩蕩的兵馬出現時,簡直無法分辨自己是否身在夢中。

鄭忽已派人暗中盯了押送人馬一天,每到吃飯時分,總有人将飯食送到兩輛糧草車附近,便推定這兩輛車裡押送的便是諸兒和哲哲。押送的首領雖然知道這一路上都有人暗中盯梢,但他以為那不過是諸兒随行的一些士兵,就算一路跟着他們,也必不敢輕舉妄動,哪裡料想鄭國的大軍也埋伏在此。

待到午飯時刻,狄戎軍隊停了行走,将士們三三兩兩或坐或站,邊吃邊享受這難得的休息時光。突地幾隻利箭飛來,諸兒和哲哲車旁的士兵應聲倒了下來,其餘人驚魂未定之間,帶頭的将領慘叫了一聲,原是左肩中了一箭。大家頓時亂成了一鍋粥,這時似有數不清的人從叢林中湧出,正午的休閑時光頓時變成了刀光劍影。

鄭忽直奔諸兒和哲哲被囚的車,當他打開雨布,發現裡面蜷縮着的諸兒時,懸着的心總算是落了下來,“諸兒殿下,果真是你?”望着玉樹臨風的諸兒此時胡子拉碴,頭上身上沾滿了草料,周身飄着一股汗馊味,他感慨萬分:“殿下受苦了!”說着用手來拉諸兒。

因鄭軍人多,加上狄戎并未有防備,約莫一個時辰不到,狄戎軍隊就倒下的倒下,逃跑的逃跑,鄭忽也不戀戰,隻是讓屬下把糧草押了,充作鄭軍的補充。

石之紛如看到諸兒才幾天不見,已如此狼狽模樣,心裡又是羞慚又是難過,直接跪倒在地,求主人責罰。誰知諸兒卻哈哈大笑:“石之紛如,你既安全安置哲哲家人,又引鄭國公子來搭救我,此兩事都做得妥當,何罪之有?我此次被捕全因自己思慮不足,責不在你。”

諸兒又拱手向鄭忽道謝,鄭忽笑答:“殿下就在附近溪水處沐浴更衣吧,難得你這樣的俊朗豐神的人,落在此種腌臢之地,也算是難得的體驗了!”

諸兒笑答:“實不相瞞,這幾日在草料車上倒真是一番别緻體驗,一米一粟都如此香甜!”

鄭忽看他談笑自嘲,便放下了心。鄭忽随将士吃飯的片刻,諸兒和哲哲已收拾完畢。鄭忽問道諸兒和哲哲下一步計劃。諸兒有了被捕經曆,此刻不再率先提議:“鄭兄有何計劃?”

鄭忽微微一笑:“那愚兄就說說我的看法。此處離泃水不遠,想必很快狄戎大軍就會得知我們劫車的消息。如果我們按兵不動,難保戎軍朝我們襲來,敵衆我寡,到時候孰勝孰敗,還真未知。

倒不如我們今日就驅兵南下,攻他個出其不意,戎軍駐紮在泃水北岸的平地上,其後有梨花山,我軍如果攻得下戎軍,趁勢能把他們趕到泃水南岸,那是最上結果。

約莫這兩日貴國大軍也該到了,戎軍渡河,貴國大軍就無需渡河,可以以逸待勞,直接開戰。”

“如果我們攻不下戎軍呢?”諸兒問道。

“如果攻不下戎軍,後面的梨花山就是我們藏身的好地方。梨花山地勢雖不高,但樹林密布易守難攻。我們就在那裡等齊國的大軍來救我們。”

哲哲說道:“戎軍雖然有得上萬人,但正規作戰軍隊隻有五千餘人,剩餘的左右兩翼由我兩部首領各自隊伍組成,作戰能力應該遜于主力部隊。我們可以先攻他們,再看主力隊伍呼應情況。”

鄭忽微笑點頭,心裡卻暗笑這哲哲終是舍不得攻打自己的正規軍,不知真到兩軍大軍對峙,他究竟盼誰勝利?

于是三人議定完畢,留兩百人押送草料慢行,其餘人直接揮馬向南。人與馬吃飽喝足,此時由三國統領聚集在此,士兵們信心滿滿,飛馬疾馳,到了傍晚已能看到泃水岸邊的炊煙缭繞,大約是戎軍在準備晚飯。

話說戎軍這次南下的統領正是哲别,他前幾日剛收到大都的消息,說哲哲和諸兒被捕,均在押送糧草的部隊裡,大約這兩日就能到了。這消息讓哲别半信半疑,若說哲哲被捕還可信些,諸兒貴為齊國太子怎可能和哲哲一起孤身到大都救人?但這消息又讓哲别心生盼望,若真是齊國太子,那他得好好思量,如何利用好這顆人質。

哲别望着賬外的袅袅炊煙,似乎已聞到了晚飯的香味。突然,南面有兵戈之聲傳來,哲别忙走出帳外,卻發現東邊已亂成一團。哲别驚詫不已,不知對方究竟是何來頭。他立即上馬令下屬鳴金集合,正準備朝東攻去,卻發現西面又傳來了叫聲,似乎西面也中了敵人的埋伏。

哲别正躊躇間,發現背後的營帳居然燃了起來,營帳一座連着一座呼呼啦啦,不一會火勢就蔓延開來。哲别這下徹底慌了,不知來人究竟是齊國的大軍還是燕國的部隊,神出鬼沒間便使戎軍腹背受敵,還好糧草安置在泃水岸邊。

哲别強穩住慌張,下令主力隊伍分作上中下三軍,上軍奔東,下軍奔西,中軍直奔泃水糧草營,守護糧草避免再被敵方偷襲。

卻說鄭忽的一千餘人,分成左右兩軍偷襲戎軍,又派了人在後面的梨花山上放火箭射向戎軍營帳,雖然打了個戎軍措手不及,但随着戎軍主力東西應援,戎軍慢慢穩定了下來,加上人多勢衆,一下子雙方混戰,竟難分出勝負來。

天色暗了下來,鄭忽看此戰役估計難靠偷襲取勝,便下令鳴金收兵,隐到了後面的梨花山去了。戎軍始終摸不清對方身份,更擔心直接追去落入敵方陷阱,也便不再追趕。

鄭軍退到了梨花山,此山看似陡峭,卻有一條上山的小路修得極為平穩,山上樹木掩映之中有一平台,似被削了一樣,寬整平滑,鄭軍駐紮在此,此時是七月末,流火時節最是炎熱。但山頂既有山間溪水可以解渴,又比山下涼爽,部隊連日奔波勞累,此處現在就似人間天堂,大家都放下兵器就地休息。

諸兒心裡佩服鄭忽的當機立斷,若是自己兩軍交戰,勝負未分是否能決斷退兵?他更驚詫鄭忽怎會選的這樣絕佳地作為鄭軍隐匿之處,便走到鄭忽面前問道:“鄭兄可有神機妙算?怎知此處有這麼一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?”

鄭忽朝他笑笑,拉他坐到一塊大石頭上說道:“我出發之前,聽父王說這次大戰在泃水附近,便連夜找了最熟悉地志的大臣,那人便提到了梨花山。

梨花山又叫鏡子山,就是指上面有一處地勢平穩大如圓鏡。前些年燕國和我鄭國有一次交戰,燕軍就藏在這鏡子山,那次我國也沒有撈到什麼好處最後無功而返,想不到今日竟被咱們用上了。”

夜色朦胧中,鄭忽和諸兒靠的很近,諸兒一臉敬佩地望着鄭忽,月色裡越發顯得面如冠玉,鼻若峰削,鄭忽竟被看得心裡一蕩,他忙低下了頭轉了話題說道:“諸兒公子,後面你有何計劃?”

諸兒說到:“我部下剛剛來報,說我齊國大軍已到泃水南岸,和留在南岸的軍士已經彙合。我想今夜下半夜渡河到南岸,兩軍對壘不能沒有主帥。

你北我南,你我南北夾攻,這樣勝算更大。不知鄭兄有何賜教?泃水東面水面既低又窄,就在梨花山下不遠處,我打算就從此處渡河。”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