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繁體版 簡體版
恋上你中文 > 桃夭定終身-高冷帝君漫漫追妻錄 > 第17章 齊大非偶

第17章 齊大非偶

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註冊),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並刷新頁面。

“那我希望諸兒殿下可以有始有終,你和她雖非真正的兄妹,但以你和她的身份,将來若在一起必定是阻礙重重,殿下今日既然要我放棄,那你一定要勇敢珍惜。”

諸兒感動地握住了鄭忽的手:“鄭兄此言,愚弟終身難忘。我必定視她若珍寶。”他又轉頭拍了拍哲哲肩膀:“哲哲大王,諸兒感謝你告訴我這個秘密。若不是今日知道,我必會抱憾終身。”

哲哲此時已明白諸兒的真心,說道:“感情這事,自古是最難講清楚的。我隻求殿下一件事,我那妹妹,即便殿下對她無意,望殿下讓她一生安穩。”

“你放心,我和蕭妃是結發夫妻,對她終是有感情的。”

士兵們三三兩兩,大口吃肉,大口喝酒,享受着戰後的放松和愉悅。慢慢地喧鬧的人聲安靜下來,除了火把在風中輕輕地舞着。諸兒回到了自己的營帳,卻毫無睡意,思念像海水一樣襲來,溫柔地将他包裹。他曾假設過無數次婉不是他的妹妹,如今這成了真,他想立即飛身回齊,告訴她他的心意。

她會被吓壞嗎?還是隻是拿自己當作兄長?

她能接受自己的身世嗎?這會不會傷了她?

父王能同意他們一起嗎?如果不同意,他又如何給她幸福?她是如此舒展的一個人,自己總不能金屋藏嬌,讓她在暗處過活吧?

他和她的前途,欲想欲不明朗,然而,隻有一點他是笃定的,他對她,再也無法放手……

次日,諸兒從大軍中抽了騎兵兩千,步兵一千,全是最骁勇善戰之輩,由燕将軍率領,同哲哲一起北上。鄭忽也按照昨夜約定,北上助哲哲收回失地。泃水河畔,諸兒和鄭忽并肩而站,清晨的風掠過,第一次有了秋的寒意。

鄭忽說道:“諸兒殿下,今日一别,不知我們何日再見?我今晨已飛鴿傳書給父王,表明心意,齊大非偶,令妹非我良配,另我已心有所屬。相信很快父王就會把這消息傳到齊國。”

諸兒心裡熱熱的:“鄭兄,自你我二人見面,似乎次次都是你救我于水火。此等恩情,愚弟謹記在心。願你也早日遇上心上人,不再形單影隻。”

鄭忽聞此,竟一把攬住諸兒的肩膀,把他拉向自己,緊緊地抱了一下旋即分開,他朗聲笑道:“我已有心上人,此後餘生,縱不能在一起,心中懷有挂念,已是足矣!”說罷,翻上馬背,朝遠處奔去。

八月的天慢慢地涼了下來,已是秋收季節了。留在泃水的齊兵,一邊等待北上齊兵的消息,一邊幫助附近村民秋收,有的士兵本來就是從這裡招的兵役,現在竟有回家探望的機會,俱是激動不已。

過了約莫半月,北部傳來消息,哲哲在燕城北郊和哲别又開了一戰。

燕國之前被哲别戰敗,這次重回舊地,之前編入哲别軍隊的燕軍紛紛倒戈。哲别因上次泃水大戰失利,在軍中的威信大不如前,軍中有些懷念開始懷念舊王的,有些不想再戰的,在這次對戰中竟都調轉矛頭,站到了哲哲一方。

因而當時的戰況十分混亂,兩軍對戰,大家難分是友是敵,也不敢使出全力,最後鬧哄哄地散去。是夜,哲别許是因為白日戰況令人沮喪,便多飲了些酒,誰知竟有燕國一勇士,悄悄潛入大帳殺了哲别。

守衛發現時已晚,叛變的兩個部落首領知道大勢已去,便自己縛了雙手,前去哲哲陣營請罪。哲哲自然是喜出望外,知道當下之急是要安撫人心,也不追究兩個首領,還許諾待回了大都後,多賜些珠寶土地于他們。

阿骨打聽說哲别被殺,兩首領轉向舊王,回想自己從10多歲追随老戎狄王開疆擴土,到今日落得如此地步,不知道是悔多一些,還是恨多一些,竟在衆目睽睽之下,割頸自刎了。

幾千兵士早已人心惶惶,現在群龍無主,待哲哲一到,便紛紛倒地,叩拜不已。這場将近三個月的狄戎内亂,就這樣收了梢。此次燕城之戰,燕王暗中也助力不少,哲哲又把之前所得的燕國土地歸還給燕王,并相約10年内互不侵犯,邊境互通。

待所有人馬回到大都,哲哲複了位,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來。隻是這幾個月幾次險些喪命、王室将傾的經曆,讓哲哲在随後的日子裡,再無松懈之時。待到十幾年後,狄戎成為北部人人忌憚的強族,哲哲也成為北方各族口中相傳的天神,此已是後話了。

卻說諸兒這半月裡,日日期盼哲哲早日能夠奪回大權。今日收到哲哲平定内亂,北上的齊軍和鄭軍不日返回的消息,便即刻召集部隊,準備先行返齊。

他前兩日收到齊王的信:鄭、齊、魯、陳九月要在稷地會盟,原是宋國亂了。宋國的太宰華父督殺了大司馬孔父嘉,因擔心宋國公怪罪,就連帶殺了宋公。

華父督為把持朝政,打算擁立公子馮為新君,公子馮之前被流放至鄭國,現剛迎回宋國。此次會盟,四國便是受了華父督的邀請,前去幫華氏正名,擁新君上位。

公子馮在鄭國期間,全靠鄭君照拂,此次若能成為宋國新君,自然于鄭國有利,鄭國公自然欣然前往。鄭、齊二國交好,鄭國現在又在北面幫着齊國攻戎,齊王雖然身體還沒有大好,卻也不敢推辭,于是便飛書給諸兒,他已帶部分人馬前去稷地,他讓諸兒戎亂一平,即刻回齊,免得國内無主,平生他亂。

諸兒多次出征,卻從未有一次如此歸心似箭。然而幾千兵士,糧草辎重甚多,他吩咐部隊分成幾隊,石之紛如率少量人馬先随他返城,彭生率部分主力收拾好糧草辎重後直接去稷地,好讓齊王随時調用。最後再留幾千餘人在此,等待北上齊兵歸來回合之後再返回。

諸兒一隊不休不眠,人馬飛馳了一整日,到最後,還是石之紛如提醒他:“殿下,泃水離臨淄正常行腳,大概要半個月時間。

我們這樣不休不眠奔走下去,還沒有到王城,連人帶馬都要倒下了。雖說大王已經離城去了稷地,這國内不是還有夷仲年大将軍主持國政,魯夫人主持内宮嗎?想必三兩天也不會出什麼亂子。殿下還是要安排沿途的歇息啊。”諸兒回頭望着後面的士兵一臉疲憊,卻無人敢言,心中愧意升起,便吩咐找到近處的城鎮休息半日再出發。

到了城鎮歇腳處,石之紛如端着一大碗肉湯,遞給諸兒,笑道:“知道的人明白殿下是擔心國内無主,着急回去操持政務。不知道的人看殿下這架勢,說不定要笑話殿下也如同尋常士兵,着急回家和心上人見面呢。”

諸兒哈哈大笑:“石之紛如,我看你就不是個明白人。”

石之紛如摸不着頭腦,但看主人難得心情如此高興,便說道:“此次攻戎,有驚無險,殿下立下如此戰功,現在軍内無人不歎服殿下。”

諸兒拍拍石之紛如肩膀:“你這馬屁雖然拍得不是地方,有一句話倒是說對了。有驚無險!确實是有驚無險,收獲甚豐。如果再晚些時候知道這個消息,那倒真是要為難了。”

石之紛如更是迷惑了,他不敢再接話,悄悄下去了。

後面幾日,諸兒稍稍放慢了速度,隻是白日行路,傍晚遇到村鎮便停下休息。但惱秋日天氣多變,時有秋雨,有一兩日雨勢甚大,隊伍便隻得待雨停後再出發,就這樣走走停停,到了齊宮卻是十日之後,此時已是九月中,離齊王離開臨淄已大約一個月了。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