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了,普萊斯太太嚷嚷着凱特和莉莉不能把這些食物回去。莉莉倒是聽話,這幾個月乖乖不再拿東西回去;凱特今年已經二十八歲了,她十九歲的時候都不太怕普萊斯太太,現在更對女主人提不起敬重。普萊斯太太想要克扣瑪麗小姐承諾給她的福利,憑什麼?她的工作量可一點兒沒小呀!
理查德白天忙着去集市上賣貨物,下午回家還得幫忙調解母親和家裡女仆的關系,對妹妹管家的日子懷念不已。而家裡的争吵與普萊斯先生似乎完全無關,對他來說,就算家裡吵成一團,隻要不影響他喝酒,他就能安心在外面閑逛一整天或是回家看一下午報紙。
這種吵吵鬧鬧的日子過了一個多禮拜,理查德的貨物出掉了大部分,隻留下一點兒最好的茶葉和絲綢,他就立即動身去曼斯菲爾德了。
理查德到達曼斯菲爾德的時候,距離這家人正常吃晚餐的時間還早。因此他一進起居室就先見到了兩個妹妹和姨媽,伯特倫夫人很高興見到又一個漂亮的外甥。
他們聊了一會兒,主要是做哥哥的表達自己對妹妹麼的思念之情,姨父托馬斯爵士和大表哥湯姆也進了起居室。而範妮和埃德蒙,他們婚後住在桑頓萊西的牧師宅,并不在曼斯菲爾德。
對姨父來說,理查德并不像他的兩個哥哥那麼熟悉,他不像威廉從事海軍,爵士為他多次托人幫忙;也不像約翰在倫敦當政府辦事員,一到冬天議會開幕,爵士都有機會看到他。不過這個小夥子有着普萊斯家一貫的精神昂揚,讓他愈發堅信,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們吃點苦頭是有好處的。
他在曼斯菲爾德住了三天,陪姨媽、湯姆和瑪麗打了好幾次惠斯特。原本這時候正是狩獵的季節,可惜湯姆的身體恢複還不到半年,就在他遺憾不能招待表弟去狩獵的時候,埃德蒙和範妮回曼斯菲爾德了。
親人相見自然有些動人之處,範妮終于見到了上次在樸茨茅斯沒有見到的弟弟,對理查德很是親熱。對理查德來說,姐姐範妮離開樸茨茅斯時他才八歲,對範妮的印象已經幾乎沒有。但是畢竟是親人,大家坐一起聊了一會兒後,即便感情沒有威廉對範妮來的深厚,理查德也把範妮視作僅次于瑪麗和蘇珊的姐妹。
“理查德,你覺得埃德蒙怎麼樣?”私下裡,瑪麗和哥哥聊起他們的二表哥兼大姐夫。
“作為範妮的丈夫,他很合适,我非常敬重他的品格。”理查德笑了笑,“但是對我們這些在外面野慣了的人來說,他未免過于文弱了,我覺得他更像一個公子哥而不是牧師。我能感到他很尊重這份職業,或許在民風淳樸的鄉下他這麼當牧師也沒什麼問題,要是在殖民地他這樣可不行,也許是我過分以貌取人了。牧師是個好職業,可惜我們沒有一個準男爵的父親,沒法給約翰安排一個這樣的好行當。”
瑪麗笑了笑,相比普萊斯家的男孩從小接受的粗犷教育,伯特倫們确實過于精細了,也難怪理查德會有這樣的感覺。對于蘇珊準備留在曼斯菲爾德他則沒評價什麼,作為普萊斯家的孩子,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尋出路。
理查德不準備在曼斯菲爾德逗留太久,在見過姐姐、姐夫後,他就希望妹妹能夠盡快啟程和他回去。恰好托馬斯爵士有事情要去城裡處理,他打算帶大兒子湯姆一起去熟悉家族的事務,理查德和瑪麗可以坐爵士的馬車到倫敦後再換乘驿車。
能夠舒适一些,兄妹倆當然不會說自己不樂意,就這樣,他們與伯特倫姨媽、埃德蒙、範妮、蘇珊告别,踏上了返回家鄉的路程。
半年多前,瑪麗來曼斯菲爾德的時候正值春末夏初,花園裡鮮花着錦,樹林裡綠樹成蔭,她得以享受到莊園裡最美的景色;而此刻,她和理查德離開時已經進入冬天,鄉下的冬天也夠乏味的。
兩次旅程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瑪麗沒法聊點輕松的話題,來的時候她要顧及表哥的心情,回去的時候她得顧及他父親的,盡管坐姨父的馬車比坐驿車舒适得多,可是旅伴不合自己的心意也是旅途愉快的天敵。等終于到達倫敦,他們匆匆和姨父告别,打算與約翰見上一面,在倫敦住上一晚,第二天再回樸茨茅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