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教授送來的那本《特殊土壤作物培育法》被沈聽野很自然地交到了程墾手上。
程墾也幾乎是一拿到就沉浸了進去,連着幾個晚上熬到淩晨,在台燈下一頁頁翻看,偶爾用鉛筆在邊緣記下自己的思考。沈聽野半夜醒來,總能看到書房的門縫下透出一線光亮。
第五天清晨,程墾頂着黑眼圈,把筆記本攤在餐桌上,手指點着其中一頁:"這個抗旱稻種——'青山1号,理論上比我們現在種的品種節水30%,抗病性也更強。"
沈聽野湊過去看,肩膀不經意地貼上程墾的。
紙頁上的字迹已經有些褪色,但父親工整的圖表和詳細的記錄依然清晰。
"你覺得能複現?"
"能。"程墾的指尖劃過一列數據,"但需要調整施肥比例,現在的土壤酸堿度和二十年前不一樣了。"
程墾的聲音很穩,但沈聽野注意到他眼下泛青,顯然這幾天沒怎麼睡。
"你等等。"沈聽野突然站起來,轉身上了樓。
閣樓裡堆滿了舊木箱。
沈聽野掀開其中一個,灰塵在陽光下飛舞。箱子裡是父親留下的地質勘探筆記、土壤樣本袋,還有幾本邊角卷起的實驗記錄。沈聽野小心地翻找,最終抽出一本藍色封皮的冊子——《區域土壤變化追蹤》。
下樓時,程墾還坐在餐桌前,眉頭微蹙,正在筆記本上寫着什麼。沈聽野把藍皮冊子放在他面前。
"我覺得這個可能對你有用。"
程墾翻開,第一頁就寫着父親的字迹:
"1998-2005年青山鎮土壤成分變化記錄"
裡面詳細記載了七年間的土壤數據,包括酸堿度、有機質含量、微量元素的波動,甚至還有每年雨季對土層的影響分析。
程墾猛地擡頭:"這……"
"我爸的習慣,"沈聽野笑了笑,"他總說土地是會說話的,隻要記錄得夠久,就能聽懂它在說什麼。"
程墾的喉結滾動了一下,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紙頁邊緣。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,給他低垂的睫毛鍍上一層金邊。沈聽野突然發現,程墾專注時的樣子,已經被沈聽野深深的烙在心中。
"謝謝。"程墾的聲音很輕,卻沉甸甸的。
空氣莫名變得粘稠。沈聽野發現自己還站在程墾身邊,近得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肥皂味。他想後退,卻鬼使神差地又靠近了一步。
程墾擡起頭。
兩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相撞,呼吸交錯。沈聽野的視線不自覺地落在程墾的嘴唇上——那裡因為連日的熬夜有些幹裂,卻莫名讓人想……
"砰!"
院門被猛地推開。
"我回來了——"周叙白拖長音調的聲音由遠及近,"我帶了燒鵝——哦~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