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前夜,月光如水。
沈知夏站在廚房外的廊下,手中捏着一份賬本。
紙張微涼,墨迹未幹,她輕輕翻到那一頁——“寶姑娘建議添置:松露、血燕、鹿筋、海參、鮑魚”。
這五樣食材,無一不是極貴之物,尋常宴席絕不會同時出現,更别提是在一個為劉姥姥設的飯局之上。
她将賬本放在賈母常坐的榻邊茶幾上,動作自然得仿佛隻是随手整理。
轉身時,目光掃過窗外漸暗的天色,唇角微微揚起。
這一晚,沒有風,也沒有雨,隻有即将到來的風暴在她心頭悄然醞釀。
——她要讓薛寶钗,在這場看似溫馨的家宴中,露出一點不該有的“鋒芒”。
中秋宴當夜,榮國府燈火通明。
劉姥姥坐在下首,一臉新奇地望着滿桌珍馐,嘴裡不停念叨:“哎喲,老身活了大半輩子,沒見過這麼多好東西!”
衆人哄笑,賈母也難得開懷,笑道:“你隻管吃,今日不拘禮數。”
就在這時,沈知夏端着一碗桂花糖藕走來,恰巧聽到劉姥姥那一句感慨:“還是大戶人家講究,一頓飯能吃掉我們小戶人家一年的花銷。”
她不動聲色地接話:“可不是嘛,寶姑娘連每道菜的成本都算得清清楚楚。”
此言一出,滿座皆靜了一瞬。
薛寶钗正欲夾菜,聞言手指頓了頓,随即恢複平靜,隻是笑意略顯勉強。
而賈母的笑容,也在那一瞬間,略微僵硬了些。
“哦?”她淡淡應了一聲,并未多言,卻悄悄瞥了眼案邊那份賬本。
宴會繼續進行,歌舞升平,可某些東西,已經在無形中悄然改變。
夜晚,月華如練。
鴛鴦收拾完賬冊,順手翻了幾頁,忽地停在那一頁。
“寶姑娘建議添置”幾個字赫然紙上,旁邊還附帶了價格明細,精細得像是商賈掌櫃的手筆。
她眉頭微蹙,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第二日清晨,鴛鴦在伺候賈母梳妝時,低聲提醒:“老太太,昨兒那個賬本上寫着,這些貴重食材都是寶姑娘建議添置的。”
賈母聞言,指尖撥弄着木梳的動作微不可察地一頓,片刻後才緩緩開口:“會持家是好事,但咱們賈家不缺這個。”
語氣平淡,卻藏着一絲冷意。
鴛鴦點頭稱是,心裡卻明白,老太太對寶钗的看法,已經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。
午後,沈知夏在園子裡散步,遠遠望見探春從回廊那頭走來,神色凝重。
她心中一凜,面上卻依舊從容,迎上去輕聲道:“三姑娘,天氣轉涼了,要不要披件衣裳?”
探春停下腳步,看了她一眼,似有深意地道:“你倒是個細心人。”
沈知夏笑了笑,不接話,隻道:“奴婢不過是盡些微薄之力罷了。”
兩人并肩走了一段路,誰都沒再說話。
直到快分開時,探春忽然低聲道:“你做的事,我雖不知全貌,但也看出一二。小心點,有人已經注意到你了。”
沈知夏腳步一頓,垂眸微笑:“多謝三姑娘提醒,奴婢省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