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将手裡的書一合,聲音“啪”的一聲幹脆,随後平穩地邁了一步,順着聲音來源的方向看過去,語氣平穩地開口,“沈玉、顧然然?”
書架那頭兩人瞬間像被光束照中的倉鼠,動作僵住,轉頭一看,果然是本人。
“是、是我們!”兩人幾乎異口同聲,面露惶然,像是在集體接受科研紀委的入組問詢。
——嗯,反應還算及時,至少沒有假裝是空氣淨化器。
“我材料方面的基礎不太紮實,”他直截了當地道,聲音不高卻足夠讓人聽清,“你們能推薦幾本入門書嗎?”
這一句說得太自然了,自然得像是請人推薦一間好餐館。
裴青寂看着面前兩人表情管理瞬間失控的臉,心裡慢悠悠補充——
你們别看我面無表情,其實内心很誠懇,甚至還有點悲壯。
請尊重每一個奮力回爐的科研老年人。
顧然然和沈玉顯然沒有察覺他豐富的内心戲,隻是兩個人不謀而合地在心裡震驚。
——因為,他的身份不是本科、不是碩士,而是——博後。
兩人面面相觑,腦子裡“博後看入門書”這件事還沒消化完,嘴巴已經誠實先一步說了話,“呃,您可以先看這本《材料現代分析技術》。我們本科後期到研一都用這個。”
“還有實驗室整理的操作SOP手冊,有紙質的,也有電子版,我們可以拉您進共享群。”顧然然補充道。
“謝謝。”裴青寂點點頭,神色冷淡,語氣卻真誠。
于是,半小時後,他的帆布袋已經被塞得鼓鼓囊囊——一本《材料現代分析技術》,兩本《材料工程基礎》,四本數據分析與光譜解讀的工具書,外加一本厚的可以砸出腦震蕩的《課題組實驗操作規範》。
自助借書機在他面前滴滴作響,幾本書一本一本的被識别,機器仿佛也在為他的“亡羊補牢”默默記錄證據。
林序南正巧從隔壁辦公室出來,一眼就看到了他那堆幾乎要等身的書。
“……補課?”他挑眉,似笑非笑地開口。
“補牢。”裴青寂一本一本認真掃着條形碼,神色如常。
林序南聞言微頓,似是認真想了想,然後忽而輕聲笑出,帶着點慵懶的溫柔,“隻是,不知道這隻羊,是什麼時候悄悄跑丢的。”
這時,沈玉和顧然然一前一後從書區轉出來,一看到林序南站在那兒,兩人的肩膀幾乎同時松弛下來,笑着迎了上,連步子都輕快了。
“林師兄!”
“好巧呀!你什麼時候來的?我們剛還說要去實驗室找你呢。”顧然然一邊笑一邊快步走近,語氣帶着發自心底的親近。
“順路。”林序南溫聲應了,語調不疾不徐,又自然地把話題帶回來,目光落在那摞書上,唇邊仍挂着笑,“你們是跟他一塊來的?”
沈玉和顧然然疑惑地順着他的視線看過去,見裴青寂正站在借書機器旁,慢條斯理地把最後一本放進帆布袋裡,氣場沉靜得像周圍的光都收束了幾分。
兩人心裡一緊,下意識地收了笑,語氣也正經了點,“啊,不是,是我們剛好在裡面碰到裴博士。”
顧然然的眼神在裴青寂和林序南的臉上掃了一圈,看到兩個人的表情都沒什麼異樣,才放心開口,但音量卻不自覺地壓低了,“裴博士站在基礎書架前盯了好一會兒,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哪位本科新生,正焦頭爛額趕報告呢。”
裴青寂:不怪你,我自己都以為我是在參加“新生圖書館導覽”。
沈玉也捂着嘴低聲感歎,“是啊,我們原本還在一旁小聲吐槽來着,結果他一開口就直接叫我們名字,說自己材料基礎薄,問我們有沒有推薦的書目。”
裴青寂:我隻是想低調地問個問題,結果收獲了三秒的群體性靜默。
“我們直接愣了。”顧然然邊說邊搖頭,像是現在想起來都還有些難以置信,“那可是裴博士!怎麼可能基礎弱!堂堂博後跑來看《材料學導論》,還這麼認真……說實話,比我們自己入組前那陣卷得多了。我那會兒還自诩特别努力,現在一對比,立馬清醒。”
裴青寂:我上輩子見過的最薄的書,是漢簡;這輩子見過最厚的,是你們這本導論。
林序南聽着,嘴角的笑意沒散,一如既往地不動聲色,卻将話接得滴水不漏,“這說明咱們裴師兄要求高,沉得住氣打磨自己,踏實做科研。”
裴青寂輕哼一聲,隻當沒聽見那頭的耳語,自顧自提着鼓囊囊的帆布袋回了辦公室。
門合上的瞬間,世界終于安靜下來。
裴青寂擡手慢悠悠地解開扣到領口的那顆扣子,動作不緊不慢,随後懶洋洋地呼出一口氣,像是在從一場僞裝的端莊裡解脫出來。
然後将一摞厚書一字鋪開在桌上,沉甸甸的封皮砸出一聲悶響,像是某種無聲的宣告。
他随手抽出最上面那本《材料分析導論》,落座的動作一如既往地穩,眉眼平靜,甚至帶着點習以為常的熟稔,他翻開書頁,紙張摩擦聲在空蕩的房間裡細碎又清晰。
他向來癡于修書,沉心定性,哪怕是斷字殘卷,也能一筆筆補全,如今修的,卻是自己這段漏洞百出的“科研人生”。
也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書頁他熟,手感他靈,圖譜再晦澀,也終有一頁一頁啃下去的辦法。
天賦不夠,那就靠熬,一筆一劃,像修殘卷一樣,把自己補完整。
隻要方向沒錯,從哪一頁開始讀,又有什麼關系?
——三分鐘後,他趴在桌上面朝書頁,面無表情地盯着那行小字——“本章主要介紹布拉格定律和晶體衍射。”
裴青寂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