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繁體版 簡體版
恋上你中文 > 帶着古人穿回現代 >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:秀才科考夢,公考路艱辛

第25章 第二十五章:秀才科考夢,公考路艱辛

章節錯誤,點此舉報(免註冊),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,請耐心等待,並刷新頁面。

“玉馔閣”的反擊餘威尚在,謝明哲的數學天賦如星辰初綻,謝明玉的心鎖在琵琶弦上悄然松動。謝家的日子,在驚濤駭浪與柳暗花明中,艱難卻也頑強地向前滾動。經濟的壓力因謝鎮山的片酬和柳氏網店的複蘇而稍緩,弟妹們的未來似乎也各自有了模糊卻令人期待的輪廓。

然而,在這片漸趨安穩的底色上,謝明遠的眉頭卻一日比一日鎖得更緊。他那間用陽台隔出的、僅容一桌一椅一床的“書房”,成了家中氣氛最沉凝的角落。桌上,堆疊如山的書籍資料散發着油墨和焦慮的氣息——華圖、中公、粉筆……各種公考輔導機構的教材、真題集、模拟卷,如同攻城拔寨的敵軍陣勢,将他圍困其中。一盞亮度可調的LED台燈,不分晝夜地亮着,将他的身影長長地投射在斑駁的牆壁上,如同一個被困在知識迷宮中、苦苦求索的囚徒。

“國考”、“省考”、“行測”、“申論”、“事業編”、“三支一扶”……這些曾經陌生的詞彙,如今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腦海裡。這,便是這個世界的“科舉”。沒有金榜題名時的春風得意馬蹄疾,沒有殿試面聖的榮耀與忐忑。有的,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慘烈,是動辄數百比一的恐怖報錄比,是無數寒窗苦讀青年眼中疲憊卻執拗的光。

謝明遠最初是躊躇滿志的。他飽讀詩書,通曉經史,策論文章也曾被座師評為“有古大臣風”。他以為,憑借腹中才學,在這新朝的“科考”中博個出身,重振謝家門楣,是理所當然的路徑。他甚至規劃好了:先考個基層公務員,熟悉此世律法民生,再圖進取。

然而,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,冰冷而殘酷。

他翻開《行政職業能力測驗》教材。那上面的題目,光怪陸離,如同天外飛仙:

“甲、乙、丙三人進行百米賽跑,當甲到達終點時,乙離終點還有10米,丙離終點還有20米。如果乙和丙的速度都不變,那麼當乙到達終點時,丙離終點還有多少米?”

“一個水池有進水管和出水管。單開進水管8小時可将空池注滿,單開出水管12小時可将滿池水放完。現在同時打開進水管和出水管,問多少小時可将空池注滿?”

“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,選擇最合适的一個填入問号處,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:[圖形推理題,一堆三角形、圓形、方塊,箭頭亂飛]”

謝明遠盯着這些題目,額角青筋隐隐跳動。他精通的是《九章算術》,算的是田畝賦稅、粟米交換、工程營造。這“百米賽跑”、“水池注水”、“圖形找茬”…是何方妖術?他耐着性子,試圖用自己精深的算學功底去解。設未知數,列方程,推演半天,終于得出一個答案,翻到後面一對解析——錯了!解析裡用的是一種叫“比例法”或“賦值法”的捷徑,三兩下就得出了正确答案,看得他目瞪口呆,繼而胸悶氣短。

這還不是最難的。常識判斷部分更是讓他如墜五裡霧中:

“下列哪種現象與地球自轉無關? A.晝夜交替 B.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C.四季更替 D.物體水平運動發生偏向(北半球右偏)”

“我國現行憲法是哪一年頒布施行的?”

“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楚漢相争無關? A.破釜沉舟 B.四面楚歌 C.約法三章 D.項莊舞劍”

四季更替與地球自轉無關?謝明遠懵了,他記得明明有關!楚漢相争的典故他爛熟于心,可這“現行憲法”是哪朝哪代的東西?他完全沒聽說過!

挫敗感如同冰冷的潮水,一波波沖擊着他。他引以為傲的學識,在這個名為“行測”的怪獸面前,顯得如此笨拙、過時,甚至可笑。那些解題技巧、速算方法、常識積累,都需要經年累月的針對性訓練和記憶,絕非他這半路出家的古人一朝一夕可以掌握。更可怕的是那緊迫的時間!120分鐘要做完130多道題,平均每題不到一分鐘!這哪裡是考學識?分明是考手速和反應!

他強壓着煩躁,翻開《申論》。這名字聽起來親切些,類似策論。然而,材料更是讓他頭皮發麻:

“給定材料:圍繞‘網紅經濟對傳統制造業的沖擊與賦能’展開論述…”

“給定材料:分析‘城市更新過程中曆史風貌保護與民生改善的平衡困境’…”

“給定材料:探讨‘算法推薦技術對信息繭房效應的影響及治理路徑’…”

網紅經濟?算法推薦?信息繭房?這些詞彙如同來自異域的符咒。材料中充斥着各種數據圖表、專家觀點、網絡熱詞、政策文件摘要。要求他“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問題”、“分析問題産生的原因”、“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”,最後還要寫一篇結構完整、邏輯清晰、語言規範、思想深刻的議論文!

謝明遠試圖調動他寫奏疏、作策論的經驗。他鋪開稿紙,提筆欲寫“臣聞…”,随即頹然放下。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精準地“概括”這些現代社會的複雜症結,更遑論提出符合當下國情的“對策”。他引經據典寫出的建議,諸如“當效仿古之良吏,重農抑商,教化萬民,則網紅之弊自消”,恐怕隻會被閱卷官視為迂腐笑談。

他打開粉筆APP,想看看“上岸”前輩的經驗分享。滿屏都是:

“行測刷題破萬道,速度正确率雙飛!”

“申論金句模闆背熟,大作文直接套用保二類文!”

“常識靠蒙,數量靠猜,資料分析是爹!”

“考公不異地,異地不鄉鎮!”

“宇宙的盡頭是編制!”

這些充滿焦慮、功利甚至戲谑的“經驗”,像一根根細針,紮在謝明遠那顆飽讀聖賢書、崇尚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的心上。他感到一種巨大的撕裂感。這真的是他追求的“仕途”嗎?這與那些鑽營取巧、隻為功名利祿的“祿蠹”有何區别?他寒窗苦讀十幾載,滿腹經綸,難道就是為了在這種“技巧”的比拼中,與千萬人争搶一個“編制”?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