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
皇宮内,雖被皇帝诏入宮,姜焉卻不甚緊張。其因有二,當今聖上寬厚仁慈之名聞名天下,是真真的仁君,其二則是太子也在,大燕皇室對投誠的雲山族一貫禮遇有加,姜焉此番封侯,正是東宮為姜焉請的旨。
姜焉這人又生有一顆鐵膽,聰明,又慣會蹬鼻子上臉,很能讨皇帝的歡心。
姜焉入了禦書房便跪下了,口中道:“臣姜焉叩見陛下。”
燕帝擱下禦筆,慢慢道:“齊安侯,你可知朕為何诏你入宮?”
姜焉眼也不眨就說:“臣愚鈍。”
燕帝哼笑一聲,說:“愚鈍,你小子愚鈍,這京都就沒聰明人了。”
姜焉聽皇帝話裡沒有責怪的意思,嘿的笑了聲,說:“聖上謬贊,臣可不敢當。”
燕帝對一旁笑着的太子說:“你看,給根杆子就往上爬,哪個有他這樣大膽?簡直無法無天,難怪這才入京都這麼些日子,就将京都勳貴招惹了大半。”
太子莞爾道:“父皇,叙甯正當少年,又正當意氣風發時,輕狂些也是理所應當。”
姜焉當即道:“就是,誰不知齊安侯是聖人眼前紅人,若是唯唯諾諾,豈非白做了一回禦前紅人?”
“感情還是朕寵錯了你?”燕帝氣笑了,拿折子點了點他,道:“也就仗着太子護着你。”
姜焉眨了眨眼睛,對燕帝道:“聖上,臣有罪。”
燕帝:“嗯?”
姜焉:“臣入宮前,把勇信侯府的程小侯爺打了。”
燕帝:“……”
“打得狠了?”
姜焉說:“活蹦亂跳的,還和臣去兵馬司走了一遭。”
燕帝氣笑了,罵道:“你這混賬,就不該留你在京師過年,平白給朕添堵。”
姜焉長聲道:“臣謝陛下隆恩,若非陛下恩賜,臣一久居塞外之人,如何能親見京師海清河晏,太平盛景。”
“為守此承平,雲山一族願為陛下驅使,赴湯蹈火,誓将胡匪拒于關外。”
燕帝看着姜焉,半晌,歎了口氣,道:“罷了,打了就打了。”
“福平,”他吩咐候在一旁的大太監,道,“明日去内庫挑些東西,送去勇信侯府。”
大太監自是應是,他不動聲色地看了姜焉一眼,雲山一族,齊安侯,當真是了不得了。不但得帝王倚重,也得儲君青睐,若無意外,怕是要做兩朝重臣了。
燕帝讓姜焉起身,将手中的折子給大太監福平,對姜焉道:“看看,新送入宮的折子。”
姜焉也沒客氣,接過折子看了幾眼,面上适時的浮現了訝色,斟酌着道:“六年前查可圖死在風雪關,其胞弟呼邪王殺了大王子伏鷹,奪走可汗之位。查可圖有四子,一個六年前死于宋廷玉宋将軍手中,還有兩個死于内亂,隻有次子翟赢逃了,流亡于草原各部。”
“臣不曾見過翟赢,不過此人能在草原各部忍辱負重這麼多年,還能收攏勢力殺回王庭,的确不是尋常人物。”
“呼邪王驕奢淫逸,胸無大志,不足為懼,”姜焉說,“如今換了翟赢,依奏報上此人的行事作風,隻怕等他坐穩可汗之位,定會揮兵來犯。”
燕帝眉心緊皺,道:“邊關這才平穩了幾年啊。”
太子開口道:“父皇不必擔憂,翟赢甫登可汗之位,根基不穩,短時間内必然不會大舉犯邊。”
姜焉擡頭看了看燕帝,嘴唇微動,可話到舌尖卻還是咽了下去。其實此時正當胡人王庭動蕩之時,正是最好的時機,可燕帝并非好戰之君,如今大燕也沒有能孤軍深入草原的将才。
突然,燕帝說:“朕已經許久沒聽人提起過宋廷玉了。”
太子和姜焉都是一愣,對視了一眼,都沒有說話。
燕帝長歎道:“要是宋三郎還在……”
“罷了,你們都退下吧。”
他擺了擺手,太子和姜焉行了一禮,“兒臣/臣告退。”
出了禦書房,姜焉綴在太子身後半步,太子道:“叙甯,孤瞧你方才欲言又止,似是有話要說。”
叙甯是姜焉的字,說來這個字還是今上起的,是賞賜,亦是恩寵。
姜焉思索片刻,道:“殿下,六年前一戰,大燕損失慘重,北境胡人諸部亦是如此。這六年來,呼邪王驕奢,行事又酷烈,各部多有不滿,翟赢能如此順利誅殺呼邪王與此也有幹系。誠如殿下所言,翟赢初奪權,當務之急便是坐穩可汗之位,既然如此,臣想,不若趁亂殺入草原。”
太子揣着袖子,聞言笑了笑,道:“你說的孤也想過。”
姜焉擡頭看向太子。今上與中宮鹣鲽情深,後宮形同虛設,如今有兩位皇子,一位公主。太子是嫡長子,約莫二十五六歲,眉目清雅俊秀,像極了燕帝,卻較之多了幾分鋒芒。
不同于燕帝是守成之君,太子有開疆拓土之志。
太子和姜焉相識甚早,十年前,他曾代天子巡邊,過定北關,二人便是那時相識的——一見如故。
宮人提燈引路,二人緩步而行,太子道:“遠的不說,朝堂臣工就不會應允出兵草原一事。”
姜焉想起朝堂上那些酸腐的儒生就忍不住皺了皺眉,太子笑了一下,道:“父皇心裡,也不想打這一仗。”
姜焉說:“可此時不打,等翟赢坐穩可汗之位,收攏各部,就是一場苦戰,持久之戰。”
太子道:“再有,深入草原作戰非同小可,你覺得,大燕武将中有誰能擔此重任?”
姜焉沉默了下來。
太子說:“除非宋三郎在世,抑或是李建德老将軍再年輕三十載,不,二十載。”
姜焉搖頭,道:“李老将軍不行。”
太子:“哦?”
姜焉說:“李老将軍長于守城,而非打突擊戰,遭遇戰。”
太子笑了,半晌,又歎了口氣,其實他說的少了一個人,便是姜焉。姜焉本就是胡人出身,若是他率一支精銳深入王庭,必然能效前朝冠軍侯,立不世功勳。
可惜,姜焉是個胡人。
太子停住腳步,看向姜焉,道:“叙甯,你心中可會覺得遺憾?”
姜焉略一思索就明白太子這話是什麼意思,他看着太子那雙溫和如月光似的眼睛,心裡卻沒有絲毫放松,他不甚在意地笑了下,道:“臣遺憾什麼?”
“臣想要的便是族人能有一安居之地,”姜焉說,“臣想要的,聖上已經給了,臣沒有遺憾。”
太子定定地看了他片刻,伸手拍了拍姜焉的肩膀,轉了話題,說:“孤聽聞你最近和宋家五郎走得很近,他可好些了?”
姜焉一聽他說起宋餘,再一看時辰,壞了!這會兒宋餘說不定都回去了,他一回來肯定是要找自己的。自己不在,宋餘又要急壞了。
姜焉頓時火燒屁股似的,道:“他好了許多了。”
“殿下,臣還有事,便先行一步了。”
太子:“嗯?孤原想邀你喝酒的。”
“改日,改日,臣請殿下飲酒。”
太子一看他這着急忙慌的模樣,也來了興緻,玩笑道:“難不成是佳人有約?”
姜焉心想,也……差不多?含含糊糊道:“姑且算是吧。”
太子笑道:“不知是哪家貴女,入了齊安侯的眼?孤可替你保媒,玉成好事。”
姜焉說:“殿下,不成了,臣再不去别說好事了,隻怕要出人命了。”
“您說保媒的事,臣先記着啊,改日再談!”
說完,邁大步就往前走,約莫是着急,竟撒腿跑了起來。太子一愣,無奈地笑了笑,一旁随侍的太監道:“殿下,奴還不曾見齊安侯這般失态過呢。”
太子笑道:“孤倒是當真有些好奇了。”
太監道:“奴着人去查一查?”
太子道:“不必了,齊安侯不是還想讓孤替他保媒麼,時機成熟了,他自會來求孤。”
太監恭維道:“殿下英明。”
太子看着姜焉已經沒入夜色的身影,其實除了姜焉,還有一人,能領奇兵深入草原腹地——宋餘,不是如今癡傻的宋餘,而是當年驚才絕豔的宋五郎。要是他不曾出事,能成長至今,大燕必能再得一員悍将。
可惜,宋五郎也折在了風雪關一役中。
40
果然如姜焉所想,宋餘正滿屋子找他的小黑貓。不過到底不是初将小黑貓帶回去時了,在宋餘看來,他的小黑聰明得緊,識路,也不在外頭過夜,許是一時貪玩,在外頭耽擱了。
黑貓靈敏地蹿過屋頂,跳入宋餘院中時,見宋餘正站在廊下探頭張望的模樣,心中也松了一口氣。
宋餘也長舒出一口氣,一把就将還沒站穩的小黑貓抱入懷中,嘴裡嘟嘟囔囔道:“小黑你去哪兒了?我擔心死了,你再不回來我就出去找你啦。”
小黑整隻貓都被團在宋餘懷裡,還直喘着氣,天知道他為了趕回來費了多大的勁兒,好在長平侯府離皇宮并不算太遠。黑貓哪裡這般狼狽過,偏還隻是因着不想宋餘擔心他——畢竟此前他離開,宋餘就能帶着侯府的下人不顧宵禁找他半宿。
一路跑得急,他心髒還未平緩,宋餘也察覺了懷中柔軟的小東西劇烈起伏的身體,毛發也有幾分濕意,竟好像被雨水打濕一般。
宋餘疑惑地擡頭看了看天色,“下雨了嗎?”
黑貓翻了個白眼,這是汗!任誰這麼奔一路能不出汗?他看着宋餘臉上無知無覺的神情,牙癢癢,一口就咬上了宋餘的手腕。宋餘“哎”了聲,另一隻手緩緩摸着小黑圓溜溜的腦袋,說:“乖乖,等吃過飯,我給你洗一洗哦,都髒了。”
小黑貓緩過了勁兒,慢慢支起身子,抖了抖毛,哼了聲,誰髒了?他哪兒髒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