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嶼高中的高二(七)班,在開學第一天就擁有了一個持續散發熱點的風暴中心——教室最後一排靠窗的角落。那裡,冰與火被強行焊死在同一條闆凳上,無形的硝煙幾乎具象化,讓方圓三米内的空氣都帶着一種微妙的張力。
物理分割線首先被江燼以行動确立。
第二天清晨,當林澈踩着早讀的鈴聲,帶着一身晨跑後的熱氣和陽光氣息沖進教室時,就看到自己的桌面上,靠近江燼那半邊,被一把銀光閃閃、筆直如刀的三十厘米鋼尺,精準地沿着桌面木紋的接縫,劃出了一條泾渭分明的界限。尺子旁邊,還壓着一張打印的、字迹冷硬的便簽條:
界限:
1. 物品、肢體不得越界。
2. 噪音(含交談、哼唱、耳機漏音)音量不得超過30分貝(參照環境底噪)。
3. 氣味源(食物、飲料、汗液)請自行隔絕。
違規後果:自負:)
落款是一個簡潔的字母:J。
林澈盯着那張便簽和那把閃着寒光的鋼尺,足足愣了三秒,随即氣笑了。他一把抓起便簽紙,揉成一團,精準地投進幾步開外張昊的懷裡:“不是吧!這老古董真當自己是聯合國劃停火線呢?還30分貝?他怎麼不給我腦袋上挂個分貝儀?”
張昊接住紙團,展開一看,也樂了:“澈哥,你這同桌……夠硬核啊!不過……”他瞄了一眼已經端坐在界限彼端、戴着降噪耳機沉浸于樂譜、仿佛外界皆虛妄的江燼,壓低聲音,“他好像……是認真的。”
“認真?誰怕誰!”林澈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蹭地就上來了。他非但沒有收斂,反而故意把書包“咚”地一聲砸在自己這邊的桌面上,震得鋼尺都輕微晃了一下。然後,他變戲法似的從包裡摸出一個……迷你藍牙小音箱!在張昊目瞪口呆的注視下,他手指一點。
一段節奏強勁、鼓點密集的電子舞曲瞬間以遠超過“30分貝”的音量炸響在清晨的教室裡!林澈挑釁地看向江嶼,嘴角咧開,露出小虎牙。
江燼的身體幾不可察地繃緊了。他沒有摘耳機,也沒有看林澈,隻是握着筆的手指關節微微泛白,在樂譜上劃出一道稍重的痕迹。他維持着冰雕的姿态,仿佛那噪音隻是無關緊要的背景雜音,但周身散發的寒氣明顯又降了幾度。
“林澈!一大早發什麼瘋!” 班長忍無可忍地吼了一嗓子。
林澈這才笑嘻嘻地關掉音箱,對着江嶼的方向,用口型無聲地說:“第、一、條、規、則,破、壞、成、功!” 然後大喇喇地坐下,把那條礙眼的鋼尺往江燼那邊又推了推。
“氣味戰争”緊随其後。